(螳螂科 / 斧螳屬) 體長 5~7 cm,體色綠色、黃褐色或黑褐色等多型,是台灣野外常見的大型昆蟲。一般腹部寬大,大多數個體翅背兩側各有一枚醒目的白色或黃褐色斑點,前足腿節外緣有 3枚米黃色突起,脛節內側具排刺,型態呈鎌刀狀,肉食性,善於捕捉獵物,甚至可做有機農業除蟲用途。
⬇︎⬇︎⬇︎
一般雄蟲較小,尾毛 4根,雌蟲體尾毛只見 2根。生活史為卵、若蟲、成蟲,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(漸進變態)。幼蟲常於地表落葉或草叢中捕食小型昆蟲,若蟲蛻皮 7~9次就會變為成蟲,成蟲常出現於 3月~11月。
牠們有個廣為人知的行為,就是雌螳在交尾時會本能的想把雄螳吃掉來補充營養,因此每次交配都是驚險萬分,雌螳再將卵囊產在樹幹或小枝條上,螵蛸裡面可能有數十或上百粒的卵(但存活率很低),不論是像外星生物的樣貌、或左右晃動,隨風搖擺等奇特行為,讓牠全身都散發著致命的吸引力。
參考資料:
嘎嘎昆蟲網:
http://gaga.biodiv.tw/9701bx/in94.htm
台灣螳螂研究院:
http://tiwanmantis.freebbs.tw/viewthread.php?tid=1728
殺夫-螳螂的行為探索:
http://www.shs.edu.tw/works/essay/2010/03/2010033100123251.pdf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